生态文明教育 | “山竹”过后该学什么?深圳一校长给同学们上了回生动的“台风”课
今年登陆的超强台风特别多
之前,超强台风“山竹”登陆广东
日前,超强台风“潭美”登陆日本
现在,超强台风“康妮”马上又登陆了
都是来势汹汹,破坏力巨大!
面对这种巨大、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
怎么因势利导,开展一个生态文明教育呢?
来看看深圳市新安中学第一实验学校
校长袁卫星的一封信吧
“ “山竹”过后该学什么?”
三个关键词
心存敬畏
学会审辨
理解责任
这堂以“台风”
为最新事例的生态文明教育课
赢得网友一片点赞!
那么这封信
具体写了些什么呢
榜样君全文
为你奉上
亲爱的同学:
你还好吗?此刻,想必你正和家人一起,待在家里,躲避来势凶猛的超强台风“山竹”。听了一整天耳边呼呼乱叫的狂风、窗外倾盆而下的暴雨,你有何感想?
老师借着在学校里值班守护校园的机会,找了些资料,把一些观点送给你,以引起你更深的思考。尽管“人类一思考,上帝就发笑”,但我认为,只有会思考的学生,才能成为真正的学生。
一、心存敬畏
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。
它们之中既有台风、地震、火山爆发、泥石流、海啸、洪水等突发性灾害;也有地面沉降、土地沙漠化、干旱、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;还有臭氧层变化、水体污染、水土流失、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。
从这次“山竹”过境你可以感受到,自然灾害面前,人类是如此脆弱!
脆弱的人类
还能把自己视为地球的主人吗?
与地球上别的生物相比
人真的拥有特权吗?
人和自然
到底哪个是主人哪个是客人?
……
你可以
思考这些问题
一位现代生态学家说:人类是作为绿色植物的客人生活在地球上的。
若把这个说法加以扩展,我们便可以说,人是地球的客人。作为客人,我们应当懂得尊重和感谢主人,做一个有教养的客人。
甚至,对地球这个特别的主人,我们还要心存敬畏。说到心存敬畏,其实我们对很多事物都应该如此,尤其生命。
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,这是每次抗灾救灾的第一准则。
这是为什么?
因为,宇宙间一切奇迹之中,最令人惊叹的也许就是生命。每个生命,不管他(她)是美是丑,是聪明还是愚钝,甚至残疾,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。
二、学会审辨
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,谁也不喜欢,但它居然也有好处。
其一,台风这一热带风暴为人们带来了丰沛的淡水。中国沿海、日本海沿岸、印度、东南亚和美国东南部这些地区总降水量的1/4以上,是由台风带来的。
其二,靠近赤道的热带、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,干热难忍,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这些地区的热量,那里将会更热,地表沙荒将更加严重。同时寒带将会更冷,温带将会消失。
其三,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以上,所到之处,摧枯拉朽。这巨大的能量可以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,但也全凭着这巨大的能量流动使地球保持着热平衡,使人类安居乐业,生生不息。
其四,台风还能增加捕鱼产量。每当台风吹袭时翻江倒海,将江海底部的营养物质卷上来,鱼饵增多,吸引鱼群在水面附近聚集,渔获量自然提高……
你看,这告诉我们,凡事都有两重性甚至多重性。台风是给人类带来了灾害,但假如没有台风,也许人类将更加遭殃。这或许就是大自然的秘密和规律。
我们能做的,也许只有如何做好应对,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。
这告诉我们,今后我们在看任何问题的时候,要多角度、多方位想想,学会审辨。
三、理解责任
为了应对“山竹”,这次,广东省全省停工、停业、停市、停课。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你一样躲在了家里?不是!
指挥避险的干部值守在岗位,抢修水电的工人奋战在一线,环卫、园林、城管、医院……很多部门的人员非但没有休假,反而全部上班。
就拿我们学校来说,一些老师、保安和物业阿姨也都和我一起来到学校,守护着我们美丽的校园。
这是为什么?
这就是责任!
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。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,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,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。
责任无处不在,存在于生命的每一个岗位。父母养儿育女,儿女孝敬父母,老师教书育人,学生尊师好学,医生救死扶伤,军人保家卫国……
责任只有轻重之分,而无有无之别。责任是一种客观需要,也是一种主观追求;是自律,也是他律。
那么
作为学生
你的责任是什么呢?
在这样一个台风天气,你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?这些问题留给你,在这因台风停课,你或许暗自叫好的日子来回答。
最后,希望你和你的家人居家注意安全。同时,期待着和你复课见面!
你们的大朋友:袁卫星
2018年9月16日
编辑 徐峰;内容来源 袁卫星简书;图片来源于网络
转载声明:本文转载自「学习榜样」,搜索「szjbxxby」即可关注。
生态文明教育,要从中小学抓起
I SAW AND I CARE!
欢迎转发和转载,转载请注明出处
上海市精品课程、中国大学MOOC《环境问题观察》课程提供专业支持
更多精彩内容
生态文明教育 | 它霸道的样子真有趣!这个中秋华东师大昆虫博士办起螳螂展
欢迎关注「环境问题观察」微信公众号